11月3日星期五上午第四节课,四年级所有的语文老师齐聚x1402班教室听肖老师执教《母鸡》这一课,当老师们还走在教室外面的时候就听到了孩子们响亮的读书声, 《母鸡》是老舍先生的又一篇歌颂母爱的佳作。
首先在教师的帮助下,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出层次,找出文中的过渡句: “可是,现在我改变了心思??”肖老师指出过渡语的作用,承上启下,进行转 折。 再找出上下两个部分的中心句:我一向讨厌母鸡,我不敢再讨厌母鸡。通过 这样一种对学法的指导, 以后对于相同类似的课文,学生便能自己进行语文教学 的学习,提高学生品读课文,分析课文的能力。
然后再品读、对比中品味母爱。 肖老师先让学生找一找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,再找一找不敢讨厌母鸡的原因。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往往能达到预想得不到的效果,促成精彩的生成。当教学“它负责、慈爱、勇敢,就是一位英雄” ,这个句子教学时,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,谈谈在生活中你的母亲有没有负责、慈爱等等的时候。当学生讲到“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,它一定出击,把它们赶出老远, 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” 这个句子时,当学生体会到这位鸡母亲的勇敢时,肖老师并没有点到为止,而是 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: 同学们细细想想,这位勇敢的鸡母亲在没有孵出 一群小鸡雏, 未成为鸡母亲之前,它对大公鸡持什么态度呀?学生很快从第一段 找到了答案——它永远不反抗大公鸡。 这只永远不反抗大公鸡的母鸡成为一群小鸡雏的母亲后,变得如此勇敢,此时你又读懂什么?是一股什么力量让这只欺软怕硬的母鸡变得如此勇敢起来?〔母爱的力量〕可见母爱是多么伟大呀!
最后,肖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边读课文边亲生体会母鸡照顾鸡雏的不容易,再一次让孩子们体会母鸡的伟大,最后延伸到人世间母爱的伟大, 这节课中的许多地方值得我去细细咀嚼,取其精华!